-
一次性袖套
-
無紡布活性炭口罩
-
超細纖維無塵擦拭布
-
防靜電工作服
-
無塵擦拭打印紙
-
防靜電膠皮臺桌墊
-
防靜電工作鞋
-
金佰利無塵擦拭紙
- 防靜電丁晴乳膠手套
-
尼龍PU涂掌手套
-
防靜電手指套
-
防靜電工作椅凳子
-
防靜電門簾
-
粘塵墊
-
粘塵滾筒
-
防靜電手腕帶
-
防靜電元件盒托盤
-
超細纖維眼鏡布
-
防靜電鑷子
-
無塵棉簽
-
防靜電毛刷
- 防靜電屏蔽袋
- 初中高效空氣過濾器
- 洗眼器
- PE保護膜
- 鞋套
- 粘塵布
- 無塵凈化拖把
- 酒精瓶
- 防靜電液
- 自動鞋套機
- 全自動擦鞋機
- 納米無痕膠帶
- 無塵手套
- 防靜電環氧樹脂地坪
- 防噪音耳塞
- 一次性薄膜手套
- 一次性雨衣雨披
- FFU層流罩過濾單元
- 無紡布防護服
- 砝碼式阻抗儀
- 人體綜合測試儀
- 人體靜電消除球
- 智能鞋覆膜機
- 潔凈室用品網
- 廣貨網上行
- 防靜電產品網
- 無塵室用品網
- 防護一次性口罩
- 東莞無塵布生產廠家
- 防靜電周轉車
- 東莞防靜電臺墊廠價直銷
- 東莞防靜電服生產廠家
- 東莞無塵紙生產廠家
- 東莞防靜電鞋生產廠家
- 鞋底覆膜機
-
金佰利系列
- 二代身份證閱讀器|身份證識別儀
- 離子風槍|離子風機|防靜電設備
-
周轉箱|防靜電周轉箱
-
中空板|防靜電中空板
新聞詳情
中國的汽車業泡沫有多大
日期:2025-04-29 04:56
瀏覽次數:3290
摘要:
中國的汽車業泡沫有多大
沃爾沃、通用、戴姆勒等各大公司近來紛紛表示將在中國建廠,并擴大營銷網絡,通過它們就可以發現全球汽車制造商對中國市場的熱情。但這也引發關注,有分析擔心世界汽車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已經過多,正在催生汽車泡沫。在近期舉行的日內瓦車展上,有警示信號顯示,中國可能很快將出現長期困擾歐美的產能過剩問題。(3月2日環球網)
在國內汽車企業紛紛加大擴產的同時,跨國汽車公司也不甘寂寞,他們與本土作戰的中國汽車企業一起,不斷的擴張產能。在他們眼中,擴產是一種汽車市場競爭的需要,誰也不能被落下,在產能上掉隊就意味著銷售的失利。在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中國直線上升的汽車需求對這些跨國公司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歐美市場銷量直線下降造成的損失。
與西方國家汽車銷售量走下坡路相比,中國汽車銷售卻是高歌猛進。2010年中國汽車銷售達到1806萬輛,同2009年相比,增幅達32.37%,甚至超過了美國“歷史*高水平”。翻閱一下相關資料:美國*高新車銷售年是2000年,達到1740.25萬輛,其次是2001年的1717.78萬輛。就在2005年,中國新車銷售量還只有576萬臺,5年間這個數字翻了3倍,甚至在2006年有關部門的規劃中,汽車的重要部件內燃機的總產量到2010年才1700萬臺。
從表面上看,中國汽車的銷量增長十分驚人。不過,換一個角度看,光是因為這個原因,今后,中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也是不可避免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行業預測的馬里烏斯·巴德爾稱:“中國汽車增速已經很快,要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是非常困難的。”在他看來,汽車業是一個周期性較強的產業。雖然不如潮起潮落那樣明顯,即使去年、今年和明年的銷售數據依然漂漂亮亮,但汽車制造商還是不可能一直樂觀下去。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1800多萬輛的巨大產銷量,仍不能滿足中國許多汽車企業的愿望,他們對下一個5年計劃紛紛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其目標總產量已輕松逾越4000萬輛的產能,高于2010年9月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所提出的3124萬輛的目標。國內的汽車企業如此“大躍進”,其實已遠超過市場的承受能力,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相繼出臺的汽車“限購令”即可見一斑。
實際上,中國汽車市場或許正在形成一個有可能令國內汽車企業損失慘重的產能泡沫。一些分析人士擔心,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在推動汽車業擴張,中國擴大后的產能勢將超過需求。應當看到,目前曾經消費能力*為強勁的一線城市已基本處于飽和狀態,中國汽車只好向二、三線城市的轉移。
也許有人會說,國內消費不足可以尋求海外市場來彌補,但這種想法很天真。有一個數字足以佐證,2010年國內汽車總產量達到1826.47萬輛,蟬聯全球**,但其出口量僅有54.49萬輛,尚未恢復至2008年的水平,且汽車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98%,這個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國中處于*低水平,不僅無法企及日本、德國、韓國等汽車出口大國的水平,也不及泰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
中國汽車制造企業的失利,主要原因是他們還未能對國外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進行**的分析,便道出了自己的宏大志向。由于內需不斷增長,中國汽車企業在本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一局面賦予了他們進軍國外的信心,卻沒有賦予他們必要的工具。因為汽車不像電腦或手機那樣,只要放到一個方形的柜臺里就能賣得出去。
現在要預測中國“汽車泡沫”究竟有多大?也許還是一個難題。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中國汽車企業的富余產能正不斷增長,而且很快會給市場帶來沖擊。但這還不只是汽車業特定行業的問題,而是一個具有更廣泛影響的問題。中國汽車業似乎變得依賴于一種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模式:用投資“**”今年的產能過剩,結果將增加2011年、2012年的產能過剩。
當然,這種擔心并不會影響中國汽車企業的投資熱情,甚至沃爾沃、通用、戴姆勒等跨國公司也加入其中。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那家企業愿意對擴產計劃進行修正,也沒有企業表露出會這么做的意向。如此盲目的擴充產能,一旦無法形成有效的銷售,只會把一些企業拖垮。可以預見,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國“汽車泡沫”增大的預言或將成為現實。